文旅产业多些新“气象”
从144小时到240小时,中国“单向免签”再升级为中国旅游资源走向世界打出了最好的宣传语,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是承载这“泼天富贵”的关键所在。
当下,已经火到国外的中国“尔滨”就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将气象资源与旅游服务相融合无疑是其最醒目的“配置”。
“气象+旅游”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日前,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的《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2024)》给出了专业意见。报告对气象景观、气候康养、避寒旅居、避暑旅居、观星旅游、冰雪旅游六大类气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考量气象旅游资源、游客与产业经济、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网络平台旅游热度等五个一级指标,全面、系统地反映地区气象旅游的综合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相关业态的活跃程度,还首次推出了“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揭晓了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
“春季在山野绿地踏青,夏季寻森林山地避暑,秋日访山间赏秋观红叶,冬天北上感受冰雪世界。”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认为,在现代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气象旅游产业已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满足了游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气象、旅游行业更紧密地合作,可以深入挖掘气象资源的旅游价值,将气象景观、气象科普、气象观测体验等融入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出更多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气象旅游项目。
事实证明,两者融合不仅能提升旅游体验,还能促进旅游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凭借创新性、价值实现性方面的出色表现,江西在气候生态旅游方面有着丰富的生态气象、景观预报产品和应用场景,探索出较好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全国首个中药气象小镇——江西省樟树市“中药气象小镇”,气象元素随处可见。遍布园区的气象自动监测站、气候与中药生长的科普标识牌等都充分展示了气象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集气象、生态、有机、绿色、研学于一体的特色示范项目,小镇通过深入挖掘中药材种植和气象的关系,赋予高端气候生态品牌,因地制宜实施融入江西农文旅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气象领域新质生产力。
气象赋能下的地方经济,在气候康养、观星旅游等新业态上获得了新活力。但不能忽视的是,气象旅游产品也需打破单一形式,引入更多互动体验项目和创新旅游形式,同时深入挖掘气象资源背后的文化、科学和情感价值,提升产品的深度和内涵。
“气象情绪消费将成为下一个文旅新赛道。气象旅游不仅仅是旅游业的研究热点,更是提升旅游体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和促进旅游产品创新的关键因素。”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提出,可打造气象旅游味道、气象旅游民谣、气象旅游非遗、气象旅游乡居、气象旅游美学、气象旅游数字等六大气象旅游产品特色营销,为气象旅游品牌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新业态。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立根集团